通知公告:

心得体会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高中政治论文主题

发布时间:2020-10-26 04:58:30   浏览量:

  

  1、对苹果热的思考;

  2、从乔布斯想到绍兴的纺织产业;

  2、花好零用钱的理性思考;

  4、对当前追星热的经济学思考;

  5、守护心灵的诚信底线;

  6、诚信经营,放心消费;

  7、对食品安全负责,为生命健康守护;

  8、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国内奶制品市场大危机引发的思考;

  9、满校都是眼镜族的思考;

  10、网购, 让我欢喜让我忧!

  11、从升旗仪式看校园文

  12、高中生幸福感指数调查

  13、透视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

  14、莫让节约随风去;

  15、让课本在校园中循环起来;

  16、柯桥城区人口数量季节性变化现象的原因探究;

  17、网络语言利弊谈;

  18、从房地产市场看两只手的作用;

  19、绍兴市民节假日消费状况及比较分析;

  20、从韩流看绍兴传统文化;

  21、街头小摊该何去何从------浅谈政府城市管理的艺术;

  高中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课阅读教学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成为改革的热门话题,课本已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我认为,课本是基本的教学资源。从阅读教学角度讲,课本是学生阅读的蓝本。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充分使用好政治课本这个教学资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渗透对学生阅读政治课本的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理解政治课本知识的策略和方法。

  一、把课本读透,前后联想地读,

  (一)重视引言──使学生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前一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对引言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间的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第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第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第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因此,无论是新课的讲授还是旧课的复习,我们都应谈要求学生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二)板书标题──使教和学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把各个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标题的板书,最好用彩色粉笔把主要标题加以突出,通过视角的刺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复习时,把各个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生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三)区别字体──帮助学生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基本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黑体字是重点: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这样,既能使学生熟悉教材,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把知识点吃透。

  (四)层层追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般地讲,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教师应该告诉学生,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这样,一句话就变成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五)逻辑推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六)带问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变成一个有准备的、批判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咬文嚼字地读,把课本读准

  (一)划分句子成分──帮助学生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的、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哲学名词联系,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现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二)区分易混词──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了。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

  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8%的学生做错。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或用提问的方式,或故弄玄虚地出错,或要求学生判断改错,引起学生对易混词的注意,从而帮助学生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三)抓住近义词──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学生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练习等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做好旁批。这样进行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信息转换能力。

  例如, 2001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中国需要WT0,WTO也需要中国。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002年某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材料中,(1) 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2) 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点;(3) 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4) 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5)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 (6) 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7) 利大于弊 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四)重读关键词──帮助学生抓住知识重点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最、首要、前提、基础、基本、关键、核心、主要、实质等等,就属于关键词。

  教材中的关键词是很多的,它们在课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重读关键词的方法,暗示学生要抓住这些知识的重点,或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对关键词画上点、线、圈、勾等着重号,或用彩色笔把关键词加以突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