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心得体会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1:41:28   浏览量:

 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生在初中阶段开始接触物理,培养学习物理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为以后更加深入的学习物理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黄金阶段,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还能学会用物理思想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运用物理理论来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同时学习物理的方法,思维,也都相比于初中阶段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2

 引言

 在初中阶段,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了解了一些比较简单的物理理论和物理概念,对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逐渐的适应了物理教学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方法。而到了高中,由于学习的物理知识变得

 更加复杂,抽象,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思考物理问题的思维模式,都发生了改变,使得一些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导致学生感觉高中物理很难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之前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间的教学衔接问题。

 一、研究教材,找到衔接点

 教师要仔细的研究高中和初中的教材,认真研究初中教材,对学生在初中阶段都学习了哪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可以在高一开学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一次初中物理知识的综合考试,通过考试结果了解学生对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要认真研究高中的物理教材,找到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到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之间都存在哪些知识出现脱节,然后根据这些漏洞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

 比如高中物理第一章《直线运动》关于矢量的学习,因初中物理没有矢量和标量的区别,在学生的观念里,只要两个量的数值(大小)相等就认为两个量是相同的。但高中物理对矢量的运算却必需掌握好,如运动学公式中关于正方向选择的问题,代数时正负值选择问题,甚至到力学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等。高中物理的矢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老师在教学中要有充分认识,必要时甚至可以单独用一个课时进行相应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关于矢量在物理公式的应用特点。

 比如在学习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 3-1 第二章《电路》的时候,由于初中教材是基础教材,对电阻的知识也只是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次

 上面,拓展内容较少或者并不重要,同时初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的趣味性,对于电阻的公式只是单纯的叫学生背诵,并没有深入的去讲解电阻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关的引申教学,而很多高中教师并没有去注意这些事情,认为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将电阻的相关公式和规律学习过了,从而在教学的时候一带而过,没有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教学,而高中教材也并没有对电阻的基础知识进行一个回顾,直接进行深入的电阻知识学习,这样在教学方面就产生了一个断层,不仅会加大学生在学习电阻率知识的时候的困难程度,同時也导致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不扎实,对概念理解不深刻,以至于学生对读电路、计算,以及纯电阻到非纯电阻电路的迁移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

 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对同学们对于初中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了解,基础不扎实的要先进行回顾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深入教学。

 初中教材重视基础,同时还要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所以初中教材的知识都是非常基础的一些物理公式和概念,知识面有限,一般只要学生记忆和简单的应用即可,并没有深入的去研究物理公式的意义和推导或引申。而高中教材注重学生的综合提升,知识面广,物理公式也比较复杂难懂,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记住相关公式,同时也要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引申出的一系列公式,学生还要学会对这些物理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融会贯通。这是初中与高中教材之间的不同点。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找出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衔接问题,在教学活动中逐渐

 改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思维向高中阶段的物理思维进行一个过渡,学会用新的思维模式去思考解决物理问题。学生的知识体系是学习新的知识,然后将新的知识整合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逐渐的提高自己[1]。所以,教师要适当的帮助学生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复习巩固,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基础之上容易的学习高中的物理知识,比如在学习“平均速度”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复习初中阶段所学习的有关速度的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并正确理解相应知识,然后结合高中物理中对平均速度的定义,对比两者间的共同点与差别,以达到正确理解定义,并能与相关概念如速率等建立起联系。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详细讲解,对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引导他们进行巩固,使得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的时候,能够结合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相关的物理知识,更加容易理解新的物理知识,教师也能更加轻松的进行教学活动,甚至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进一步拓展教学。

 三、科学正确的思想引导与良好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数学能力有限,认知和分辨能力较差,再加上初中阶段的教材由于是基础教学,所讲解的物理知识的相关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不严谨,为了追求趣味性,物理知识的严肃性也没有过多的强调,这就导致学生的很多物理思想是错误的,或者对学习物理没有一个严肃认真的态度,还是像初中一样抱着游戏的态度。教师要认真对待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思维模式,端正学习态度,学会用辨证的思想去考虑物理问题,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2]。同时

 注意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的时候,并不能很快的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节奏,还是继续沿用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会加大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困难程度,还会导致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打消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害怕学习物理,不利于学生进行以后的物理学习。教师要及时发现,逐渐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处理好与初中阶段的学习方式的衔接过渡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白高中物理知识的特点,了解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基本方法,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的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

 四、结束语

 想要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首先要做的就是处理好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和初中的物理教材,找出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方式、思想的过渡工作,同时改变以前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物理的正确思维方式,做好衔接工作,使得学生能够迅速的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模式,及时开展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为以后学习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孙越东.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

 [2]程慧.高、初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提升策

 略探究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 要】当前“互联网+教育”模式应用较为普遍,主要源于网络具有共享、公开等特点,网络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支持教师教学创新,在信息技术应用进程中丰富知识输出形式,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为学生自主学习且提升个人核心素养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况及提升策略,以期能为民族地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9 年度《“互联网+”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个案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9]GHB190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我国极为重视教育,在推动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同时更加关注“均衡教育”,旨在满足不同地区教育需求,使学生可以同享教育资

 源,达到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目的。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民族地区的教育环境、硬件条件、师资力量有所改观,但相较于城市地区,有些民族地区仍存在信息化育人能力较弱,信息技术应用意识薄弱,信息技术应用育人资源匮乏等问题,影响民族地区教学成效。基于此,为提高民族地区高中教学质量,探析“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况及提升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况

 1.信息化育人能力较弱。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不仅需教师具备教学能力,还需具备驾驭 IT 技术及数字化育人资源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信息化综合育人能力,方可适应“互联网+”时代,开启高中教学新纪元。然而,当前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强化,浪费数字化教学资源,IT 技术滥用等现象较为常见,影响师生线上互动成效,不利于教师打造数字化教程,降低其信息技术应用质量。

 2.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当前有些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仍习惯应用固有育人模式,加之信息技术、教学软件、办公设备等“互联网+教育”资源的传播速率较慢,通常情况下无法即刻推广至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使高中教师信息化育人思想滞后,未能根据育人实况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影响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成效[1]。

 3.信息技术应用育人资源匮乏。

 相较于城市地区,民族地区教育环境相对较差,这是当地优秀教师流失的客观因素之一,加之民族地区硬件条件不充足,使高中教师无法妥善运用信息技术,加之教育模式单一、僵化,不利于信息化育人资源良性输出,无法提升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然成为教育事业开拓进取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均衡教育,共享教育资源的目标,为此民族地区高中教师应融入“互联网+”时代,累积“互联网+教育”实践经验,明晰自身信息化教学薄弱环节,并加以补强,为能够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奠定基础。

 1.提升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化育人能力。

 首先,高中教师应接受信息化育人理念,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思考其融入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从主观出发提升信息化育人能力;其次,学校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信息化育人手段,教授教师信息技术、办公设备、教学软件应用方法,建设数据库,整合高中教學资源,助力教师科学应用信息技术输出育人资源,弥补民族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育人缺陷;最后,高中教师应根据信息化育人考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其育人能力可向城市等教育先进地区靠拢,应用信息技术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达到提升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目的[2]。

 2.树立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首先,教师需设立信息技术应用目标,将该目标解构并渗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若干子目标为基点建立信息技术应用架构,为其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奠定基础;其次,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应用信息技术,赋予信息技术育人实效性,例如语文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网罗“群文阅读”素材,提升民族地区学生阅读能力,英语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打造“词海讲堂”,增加民族地区学生英语词汇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再如理科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播放实验视频,加大实验教学力度,弥补民族地区教学缺陷,借助信息技术与城市地区教师携手育人,优化配置育人资源,实现均衡教育目标。

 3.丰富信息技术应用育人资源。

 首先,学校应优化配置信息化育人资源,加大信息系统敷设力度,升级换代民族地区教学设备、教学软件,为高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奠定基础;其次,学校需为优秀高中教师提供继续教育良机,组织民族地区教师系统学习“互联网+教育”手段及理论,强化民族地区师资力量;最后,指引高中教师开展“互联网+教育”研究活动,开发教研课题,累积信息技术应用经验,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途径,丰富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应用育人资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民族地区高中教学质量,应提升民族地区高中教师信息化育人能力,树立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丰富信息技术应用育人资源,健全信息技术应用体系,满足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应用育人需

 求,继而实现均衡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柯珍芸."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8):1.

 [2]董书情.互联网+教学思维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数码设计(上),2018(8):2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