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心得体会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高职语文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6 11:42:21   浏览量:

  篇一

  为高职语文正名

  摘要:以高职语文名称的确定为主线,提出高职语文的发展应该抛弃大学语文这样不恰当的称谓,以正确确定高职语文名称为先导。为高等职业院校语文课程正名的过程,是正确认识高职语文学科本质的过程,也是树立路标、确立高职语文发展方向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语文;大学语文;正名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称是个代号,它虽然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但正确名称的确定过程却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高职语文的发展可以说是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缓慢前行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的自身特点,高职语文一直被看作是附属品,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在适度够用原则的指导下,高职语文几乎被视为无足轻重的课程。高职语文发展出现多元化倾向,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

  从教材命名看高职语文学科的命名

  学科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教材的命名,也就是说教材名称很大程度上是学科的代名词,高职语文就是个很好的例证。就教材的名称来看,2000年以前,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其教育目标、学科性质等还处在不断探索之中,所以课程设置往往以本科院校教学为参照,高职语文几乎是本科语文教学的压缩饼干。事实也是如此,2000年以前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虽前后修订增删多次,有三类九种之多,但它始终没有摆脱本科院校学科教学的束缚,缺乏职业教育特色。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深入研究,2001年周治南、桂裕胜、李卫光主编的《实用语文》,2002年李竹林、邸艳妹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2003年孙昕光主编的《大学语文》等具有代表性的高职语文教材相继问世。这些教材与先前的教材相比,开始注重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逐渐显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2005年以后,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大学语文》、《大学新语文》、《应用语文》、《高等语文》和《大学人文读本》等名目繁多的教材更是不断推出,职业教育的大讨论影响到高职语文学科的发展。从《大学语文》到《实用语文》再到《应用语文》,逐步体现了人们对高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应用性特征的重视。但从另一方面看,名目繁多的教材名称,也反映了高职语文缺少一个能代表学科特点的相对统一的称谓。我们对北京、浙江、广东、江西、湖南、山东、甘肃、宁夏等部分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命名情况进行了简单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对高职语文课程的称谓随意性较大,大多是按照高职院校使用教材的名称来定名,更多的高职院校仍旧使用大学语文这样的称谓。

  研究者和教师对高职语文学科的命名

  职业教育研究者和高职院校教师,对高职语文学科是怎么看待的呢我们进行了这样一个检索:在中国知网以主题为检索项,时间设定为2000~2010年,以高职和语文同时为检索词,共检索出440篇相关论文;以高职和大学语文同时为检索词,共检索出131篇相关论文;以高职语文为检索词,共检索出302篇相关论文。通过统计得出:以高职和大学语文为主要内容的论文占以高职和语文为主要内容论文总数的29.8%。用同样的方法,在搜索引擎百度中,以高职和语文同时为关键词、以高职和大学语文同时为关键词和以高职语文为关键词,检索近一年来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