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心得体会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电影八佰观后感例文2020

发布时间:2020-08-27 15:48:38   浏览量:

  电影《八佰》观后感【1】

  最近最火的电影就是《八佰》了,这部之前因“技术原因”而推迟一年上映的电影,终于在今年夏天得以观看。不得不说现在电影的硬件技术、特效技术、布场技术等等,都非常厉害了,但是,作为历史战争电影题材,内味儿还是缺了。

  最近科普淞沪会战的文章也比较多,上一篇也有所介绍,这里就不介绍影片背景了,直接聊电影本身。至于不符合史实、没有国旗特写、美化国军这些,都不讨论,因为拿史实来框限电影,不合适。

  最让人受不了的地方,就是本片在渲染和煽情方面,过了。变成了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渲染氛围而渲染氛围。煽情的目的是什么?是让观众感动。为此,片方花了大量篇幅渲染了部队为了保护国旗而牺牲、赵子龙白马唱戏、部队撤退过桥时候的惨烈等等。

  但是片方没有搞清楚,什么样的东西是最让人感动的?绝对不是煽情,煽情只会让人起鸡皮疙瘩。部队为了保护国旗安排将士护旗,这段也是扯到爆炸,上面飞机的航炮轰击,下面肉身当靶子,这是缺心眼的命令,这种行为来个两三轮,一个营的士兵就能全交代了。如此不符合常理的情节,影片花了大篇幅渲染,只是为了感动,估计是制片人自己感动了自己,没法感动别人,因为又扯又假。

  不用拿为了烘托氛围来解释,理由很简单:若是由长官下此命令,那么这个长官就是不在乎自己士兵性命的混蛋;若是士兵自己热血上头自发冲上去保护,那么就是这些士兵不服从军令,部队不服从军令,不是小事,那也是说明长官指挥不力。当时日军确实对中华民国国旗发动空袭,但由于防空炮火密集,同时顾忌误伤公共租界,日军飞机没能摧毁中国国旗就撤退了,并无人员伤亡,说明这个情节的设置就是在犯二,况且谢晋元一向治军严格,所以片方表达这些情节,是为了损谢晋元犯二吗?

  第二个点是赵子龙骑白马这一段,这是全片最尬的地方,也是非常让我觉得这是全片最割裂的地方。也许片方是为了表达赵子龙七进七出,单挑曹军之勇猛,但是表达勇猛的方式多如牛毛,哪怕多借用日军凶猛难缠来烘托国军,也比穿插了京剧赵子龙效果好太多了,这一点,既尬又出戏,又一段为了渲染而渲染的情节。

  最后吐槽的地方就是国军最后撤退、过桥进租界的场景。影片中,士兵冒着背后和侧面被疯狂射击的枪林弹雨,大批冲过桥梁。这么大,“八百壮士”过个桥就得全军覆没了。这不是英勇过桥,这是脑抽梦游,最后还来升格慢放烘托,铁丝网的租界居民,你们不怕被对面的机枪扫中吗?

  “不怕!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在迎接中国军队!”

  好了,咔吧,这是一段超级无语的情节,因为放眼全世界也没有这么打仗的。这情节之所以感觉扯淡,是因为完全不符合战争的基础常理,这段讲述的事情,除了中国军队确实通过此桥撤退之外,别的都是假的,什么惨烈过桥被疯狂扫射,没有,属于原创虚构。

  电影当然能创作、能虚构,但是请不要侮辱人的智商,眼看着所有机枪火力扫射桥面,还带队冲向桥面,什么指挥官才会这么二?要是这样找死,不如在四行仓库战至最后一人。请问片方,您和谢晋元有多大仇,这么不遗余力地黑他。

  那么什么是让人感动的东西?那是真实,让人感觉真实的故事,才是最有力量、最让人感动的。全片最让我感动的地方、也是我认为全片表现力最好的地方,就是日军准备爆破大楼的时候,88师将士陈树生身绑手榴弹,留下给母亲预留的家书之后,纵深一跃,和爆破日军同归于尽。这个事情在历史上是记载于老兵回忆录,抛开史实真伪不谈,单论该情节为什么让人觉得真实?因为抗战期间因为此种作战方法牺牲的中国军人,不可胜数,所以即使是影片艺术加工而做一个移植,那也是毫无违和感的。

  电影《八佰》观后感【2】

  很多人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类型的影片,作为历史老师,我一个人去看了这部以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守卫战为题材的影片《八佰》。

  关于战争,尤其是抗日战争,我想但凡有些历史常识的国人都是有些印象的,在这场战争中,四万万同胞举全中国之力,历时14年之久,终于赢得了这样一场看似必败的战争。作为二战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二战中日本的绝大多数兵力,但是在这场浩劫中,中国所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影片中,黄晓明所扮演的角色说了一句话,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管输赢,我只想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让更多的国人不要再受到战争的磨难”,可是如果这场战争我们输了,哪里还有国人一说。先于上海沦陷的东北、华北地区的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无不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流离失所不在话下,甚至成为生化实验下的牺牲品,妇女沦为慰安,孩子从小接受奴化教育……试想推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多么可怕是事情,哪里还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庆幸的是这场战争我们是胜利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康社会、才有了国人的平安喜乐……

  回到影片本身,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点:一个是苏州河两岸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租界区的歌舞升平和四行仓库的枪林弹雨、血肉模糊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个是欧豪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一开始企图从水路逃离到对岸、连扳机都扣不动的懦弱小伙,到后来为了守卫旗帜不倒而英雄献身。

  还有一个就是贯穿于全剧始终的一匹白马:这匹马的出现是由一个小意外而引出,在如此混沌的环境中,通体雪白、长鬃飞扬,不得不说很惊艳。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受到惊吓,白马在苏州河畔一路狂奔,也曾受伤,但它始终是这部剧的颜值担当,在团座谢晋元与日军指挥官的会谈中它还充当了门面担当的角色。甚至在结尾处,在这场保卫战落下帷幕之后,它在一片废墟、满目荒凉中再次冲出……虽然我觉得它抢了“小湖北”的戏份,但是还是想给这一幕点赞。

  影片中有很多感人的场景令人泪目,比如那些绑着炸药的终身一跃,比如赌场刀子冲破枪林弹雨将电话线送到对岸;比如何香凝先生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比如大学教授在募捐之际将妻子的项链扔下楼去,在看到撤离中被射杀的士兵时拿出自己的枪进行反击;比如赌场老板蓉姐,用斧头砍下柜门,拿出吗啡给到伤员……

  但是也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与这场守卫战最小战士“小湖北”,我原本以为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缩影,尤其是在撤离前夕,团座谢晋元对他说:你一定要活下去,去看看好起来的中国是怎么样的!影片最后用一个远景的形式展现了当下四行仓库遗址矗立于繁华大上海一隅的场景,一方面可借遗址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另一方面也以当今大上海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但总归觉得这个结局还是太突兀,没有个很好的前后衔接,如果用幸存下来的“小湖北”的视角来讲这里或许会更好些。

  另外就是,大家观影应该都有前奏需要看一会儿才能进入剧情的感受,而影片开头节奏较快,很多场景让人没有来得及作出反映就一晃而过。而在撤离最后,当日本的机枪扫射在冲上桥面的士兵的时,对岸的民众冲破栅栏,在桥头设立的铁门处挥舞着手掌的场景却久久不息,我大概能理解这个场景的存在是为了反映出,八佰勇士所唤醒的国人的觉醒,但个人还是觉得过于矫情。

  影片中很多场景之于太平盛世中成长的我们而言,是不可想象的,影视作品反映出来的不过是当时的一些缩影,真实与否无需定论。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战争远比影片来的激烈且残忍,那些战争所带来的破坏与牺牲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唯有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愿世界和平!

  电影《八佰》观后感【3】

  1937年淞沪会战,国民革命军88师524团加强营团座谢晋元在上海带领400多名壮士守卫四行仓库,却对外国人谎称他们有800人,剧名八佰也是由此而来。

  在四行仓库的后面,就是租界,一旦守卫被破,租界中人们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所以,他们要拼尽全力守护四行仓库。

  关于八佰,众说纷纭,赛德克巴莱VS八佰,我选赛德克巴莱,原因后面说。

  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

  当面对日本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罗马盾牌阵时,战士们无法抵抗强火力压制。他们纷纷在自己身上绑上手榴弹,用自己的身体炸毁了敌人的罗马盾牌阵,抵御外敌,这也是我觉得最震撼的镜头之一。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年轻的生命无畏生死,毅然从高楼跳下,掉进敌人的罗马盾牌阵里,拔掉手榴弹的引线,生命之花就此绽放。

  这时,对面租界中的国民党元首何香凝先生含泪发出这样的感叹:国人皆如此,倭寇岂敢!

  是啊,当时的中国病了,多少人对这次战斗没有一点信心。四行仓库中的人们用生命死守阵地,而对面的租界依旧灯火阑珊,热闹非凡,似乎没有人去在意对面的战况究竟如何。

  400人中并不都是精锐,他们有的就是农民出身,这一辈子连枪都没有碰过,甚至还有刚成年甚至未成年的青少年参与此次战争。

  对面的人在干什么呢?隔岸观火,似乎对面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就像在看戏一般。他们相信日本人并不敢打进租界,因为有英国人会保护他们。

  心理已经病态到这种程度了,战争怎么可能会赢?

  如果真的关心战争,那就拿起机关枪,瞄准敌人的心脏,给他一枪,而不仅仅只是在看戏。

  如果真的关心战争,四行仓库里的人怎么可能仅仅只有400人?

  电影《八佰》观后感【4】

  管虎抗战题材新作《八佰》八月全国上映,影片根据真实的上海淞沪会战末期谢晋元团八百壮士四行仓库保卫战事实改编,再现了八十三年前那段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历史时刻,通过独特的视角、多纬度人物角色、宏伟的战斗场面、逼真震憾的场景、音效,赢得一片赞誉,好评如潮。

  作为从小只看八一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战争片、后来专攻二战片的资深历史战争影片迷,笔者认为,《八佰》确实是一部国产上乘之作,电影制作水准质量不亚于前期上映的诸如《敦克尔刻行动》、《决战中途岛》、《狂怒》、《血战钢剧岭》等几部欧美大片。更重要的是,在风云际会的2020年,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台海危机、中美关系冰点时刻,在需要国人热血和担当的历史紧要关头,这部电影的上影,确实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电影以苏州河为界,分为三个纬度的空间和三组人物

  苏州河南,是租界,河边聚着三教九流的中国人、心怀叵测的外国人,他们以局外人的身份在围观。

  苏州河北,一栋坚硬而孤独的四行仓库,谢团长率领着四百多(对外号称八百壮士)正规国军和地方保安逃勇,他们以守土之士身份在坚守。

  四行仓库以北,沦陷的上海闸北城区一片焦土,日寇呈狼逐之势,残暴地在进攻。

  整整148分的电影,时间空间紧紧地限在这三个纬度上的对比、争夺、交织,反反复复。

  苏州河南岸,英法意租界内,看似歌舞升平,戏台、麻将、赌场、餐馆、烟花柳巷,形形色色的人物白描一样登场,正义的教授、热血的学生童子军、有气节的戏台班主,到赌场老板、电影明星、打手保镖、旗袍太太、餐馆老板、小摊小贩、白俄妓女、洋人巡警,十里洋场的众生相,他们作为历史的观众,他们在家里,旁观着国的战争,在河岸边见证着一场史诗般的战斗,四天的枪声炮火,改变着这群围观者的众生相,虽然麻木的依然会麻木,但该觉醒的已被换醒,虽然众生有脸谱化嫌疑,人物形象转变也略显生硬感觉,但好歹迎合了观众,既在惊喜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四行仓库中。这是整个战争的中枢纽和焦点。时逢“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全面抗战时刻,影片中刻意安排了东西南北中的湖北人、四川人、东北人、河南人、陕西人、上海人、江浙人、广东人(主要听口音)……他们为了小家,为了国家,家事国事交织,在特定的历史时刻聚在这栋坚固的银行仓库大楼里。心怀鬼胎、矛盾重重,互不信任,互相漫骂,到后来的各种威逼利诱,互相利用,人性的复杂和恶一开始就体现得淋漓尽致,再联想到国破家亡的大背景,绝望和死亡始终缠绕着大楼里的每一个人,随着剧情的深入,看似杂乱(场景和人物都杂乱)慢慢理顺,强烈的生存意识让每一个人从苟活到服从,到后来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境界,没有经历这种生死,我们岂可去质疑。

  四行仓库以北,没有一块砖一片瓦是全的,日寇每次出场,如从废墟中突然钻出来的狼或狗,娴熟的攻防战术,优势的火力力量,从视觉上给人以战栗和胆寒。尤为肯定的是,影片没有把残暴的日军拍成神剧中的猪脑子,没有过度丑化,哪怕是进入口袋阵中被国军用来练枪练胆的日军俘虏,也给了他们一个应有的形象。

  四天的攻防战争,苏州河畔,终成一曲悲凉的家国情怀赞歌。

  窄窄的苏州河两岸,一南一北,形成强烈的对比,北岸的残垣断壁、硝烟弥漫,南岸的华灯流彩、歌舞升平,再加上行行色色的各色人等,既是真实写照,也是现实无奈。

  影片一改过去各种神剧,既不美化自己,也不丑化敌人,片中的几个主角,从一开始的各种怯懦自私,都是人性真实体现,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现代人,包扩键盘侠们,面临枪林弹雨,身首异处的时刻,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义无反顾、取义成仁。

  攻防战中我们终于正面领教了国军的战斗力。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国军总是被各种矮化丑化,本片中的国军,军官从容淡定,士兵坚毅果敢,整洁的军容、激昂的斗志、先进的装备、专业的战斗素养,应该说他们最能担当四万万同胞的守护神,他们是值得尊敬和铭记的,他们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民族英雄。

  要知道,在法西斯铁骑下,全欧洲、半个亚洲都在瞬间崩溃,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责怪中国军人十四年坚守半壁江山的的壮举?

  影片中交待和史书的批露,出于政治博弈和时论需求,抵抗了四天之后,这支全上海唯一还在抵抗的中国军队们撤出四行仓库,退到一桥之隔的租界,缴械之后一直困在租界内修生养息,依然按军营模式管理,整训、练兵,还开了运动会,他们的事迹逐渐淡去,在烽火连天的全国抗日大业中被国人遗忘,包括谢晋元将军,几年之后在营中被刺身亡。

  电影中最高潮部分是在大楼顶升旗和护旗,我们相信这是真实的,它应该真实,弹痕累累的国旗升起来,倒下,又升起来,一个个血肉之躯前赴后继守护着一个国家的不倒的象征,当我们后来凭吊西风残照,谁家陵阙时,一定会想起当年烽火,血肉长城,我们除了泪涌,还在意什么矫情?

  不得不说,从轰轰烈烈中保卫战开始,到引发举国中外强力关注,到后来的晏旗息鼓,到后来的刻意避谈,正如国破山河在,弃甲无人问,不得不说,这是一曲悲凉的家国情怀赞歌。

  瑕不掩瑜,守土之责,八十三年后,我们又重新面临

  管虎是国内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其代表作品都非常有深度有内涵,《八佰》应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然而,这一史诗作品中依然出现了下列一些明显的硬伤和瑕疵,使得这部作品难称完美。

  一是四行仓库楼顶上一场生怼戏,中国守军用机枪打落日军的一架飞机,虽然解气,但毫无可能和依据,还是落入了抗日神剧的俗套。

  二是中日双方主官骑着高头马阵前会唔。连天炮火的都市战场,别说马,连耗子都不见影,哪还有什么英姿飒爽长须飘飘的白马?脑残编剧居然说明天的决战跟国事无关,是两个男人间的荣辱。白马长枪,是生硬地加给谢团单刀赴会勇钢敌酋的光辉形象,但是,你在抬谢团勇儒的同时,把鬼子仁信也举高三尺,恐怕不是什么好创意,把三国演义的剧情用在抗日战争中的上海巷战,只能说,管导你又顽皮了。

  另一硬伤是撤退冲桥时谢团长身中数弹,依然拄枪坚强站立,镇定指挥,并高喊出血脉贲张的口号(还好不是要交最后一次党费)。如果真的如片中所演,中枪的团长肯定必挂无疑,真相是谢团是全身而退进入租界,那座桥上也没有狙击枪林弹雨,谢团在租界中几年后被汪伪刺杀。

  片中另值得商榷的是王沂源几次用香烟去请教姜武关于女人的滋味,姜武对那事儿粗俗的形容,以及大湖北问小湖北女童子军身上香不香,这么严肃悲壮的历史事件,强行来点“低级趣味”话题,既非必须,也非不必要。人为拉低了影片的格调。

  片尾几行字幕也会引起一些争议,一码归一码,说是四行仓库保卫战,我们就演四行仓库保卫战,跟立场和主义无关。

  当然,瑕不掩玉,我们更看重《八佰》这部影片在这个时间段上映的真实意义和作用。前世不忘,后世之师,不管是当年国军还是现在的解放军,中国军人都面临着守土之责,战争的烟云从未散去,始终笼罩和威胁着神州大地和华夏儿女,民族危机依然存在。

  我相信,所有有气节的中国人,在观影中都会血脉贲张、久不能静,有一种恨不早生八十载感觉,如果早生八十年,拧一支枪,都会上战场,在瓦砾堆中等待着侵略者的到来并给以迎头痛击,犯我疆土者,妇孺皆可诛之,守土成仁,匹夫有责。

  环顾世界,我们似乎真的到了需要拿起刀枪,保卫家园的时刻。

  但愿《八佰》这样的历史不要重演,硝烟中体现家国情怀的机会永远不要到来。

  电影《八佰》观后感【5】

  2020年第一次踏入影院看电影便是《八佰》,观影过后,有人褒扬、有人贬斥、也有人无感,但我个人还是很喜爱的。

  首先,它吸引我的地方是选择纯粹以国军的视角,去讲述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历史,而不是像国内一些战争片非要与共产主义生拉硬凑产生联系。在十四年抗战当中,同为中国军队序列的国军将士总计损失365万余人,他们在正面战场硬抗日军的积极作用应当得到后人的认可与重视。

  在我看来,《八佰》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很好地做到了“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即在不违背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艺术再创造,既不像纪录片那般枯燥乏味,也不像抗日神剧那般粗制滥造。

  题材的独特只是吸引我去看了这部电影,真正让我喜爱的原因应该是它给我带来了有关人性与战争的思考。

  有人认为,电影当中几处镜头有过分渲染之嫌,显得有些夸大虚假。我想说,这是一部电影,自然存在加工的部分,没有人能够百分百复制当年的战斗过程,因为真正的战争远比电影里展现的要残酷。

  电影开头比较长,大约有18分钟,可以很直观地认识到创作者想要交代清楚复杂环境的意图。四行仓库处于苏州河北岸,周围都是废墟破楼,侧后方有一座新垃圾桥可以通往南岸的英美公共租界,但被英美列强封锁,只允许难民进入,要求军人止步。

  因此租界内的歌舞升平、灯火通明,与对岸的漆黑一片、灰头土脸形成鲜明对比。电影借一名士兵之口说出:“那里是天堂,这里就是地狱”。

  凭借仓库建筑本身高大坚固的墙体,以及新垃圾桥旁的煤气包,国军占据地理优势。日军不敢用重炮,担心炮弹越过苏州河打到租界内,或是击中煤气包波及租界,只能通过白天冲锋和夜间偷袭的手段进攻。

  同时占据仓库旁的交通银行大厦,布置狙击手监视新垃圾桥,以此切断国军的水电供应和撤退路线,将国军牢牢困在仓库。

  位于租界和战界之间,看似易守难攻,实则进退两难。而一江之隔,南岸天堂,北岸地狱,河水就宛如一面镜子照映了人性。

  有的人会觉得这部电影没有主要人物、没有故事主线,整体架构有些空洞,且显得断断续续。其实这种群像式的表现手法,在献礼片建系三部曲(建党建军建国)都有使用,只不过建系三部曲的人物形象可以清晰的看出谁善谁恶,让观众爱憎分明,较为脸谱化。

  《八佰》恰恰是抛弃了以往强调个人英雄或者集体奇迹之类的主旋律传统,把焦点聚集在战场的每个角色,空间上没有脱离过四行仓库,而是时间上转变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情绪,去刻画多元化的人物性格,不同个体的成长组合成当时的军民众生相,由点到面,以小见大,让这场战斗的内涵和价值得以提升。

  无论是北岸的国军,还是南岸的民众,都是这场战斗的一部分,他们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只是两岸之间的联系更多地是心灵上的牵挂。

  首先是北岸的国军,作为一支德械王牌部队,以微弱兵力掩护全军和民众撤退,个个抱着视死如归的精神抵抗强敌,无论是上官志标(俞灏明饰)、朱胜忠(魏晨饰)还是齐家铭(李晨饰)都展现出了中国军队极高的战术素养和铁血意志。

  而他们的对手,则是此后残忍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亲自指挥的日本王牌军第三师团。

  但北岸并非孤军奋战,从阵前鼓舞士兵的那句“对岸的百姓都看着咱们呐!”可以感觉到北岸的国军视南岸的民众为坚强的后盾。如果说,服从命令使军人的天职,那么保卫国土和人民是军人的使命,国土可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可人民需要军人用生命去捍卫。

  因此,这场战斗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对于外界而言,这场战斗只是在坚守阵地,但对于国军而言,他们想要通过自我牺牲去唤醒民众。

  一场战斗中,在陈树生(郑恺饰)的带领下,机枪队的战士接连点燃炸药向楼下的日军爆破队径直跃去。在跳楼前的那一刻,他们高喊着自己的籍贯和名字,给身边的战友听,给远方的家人听,更是给对岸的民众听。

  当然,国军内部的人物刻画也是有冲突的,在于以端午(欧豪饰)、羊拐(王千源饰)、老铁(姜武饰)以及老算盘(张译饰)为主的被强制征召的几个散兵游勇,或是毛头小伙、或是老兵油子、或是贪生怕死、或是痛恨战争,他们的背景、语言、性格和命运都大不相同。

  然而,四人之中只有老算盘冒充记者身份逃到了租界,他的一段台词也令我印象深刻。

  “兄弟,你看我这手,我现在连扳机都扣不了,没办法摸枪,我就在这做什么?我不走,日本人就能死绝了?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确实,军人就当真不怕死吗?也有怕的,只是极少数。每天面对疯狂的敌人,牺牲的战友,游离于生存的庆幸和死亡的恐惧之间,每个人都会有崩溃的一面,只是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选择克服。

  与老算盘不同,端午、羊拐和老铁三人选择了克服恐惧,他们本不是抗日英雄,而是被命运裹挟进来的,甚至连基本的军人操守和爱国逻辑都欠缺,但他们最终都通过牺牲自我,完成了作为一名军人的成长、转变和升华。

  如果看到北岸军人浴血奋战,就对南岸民众就发出“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慨,就未免太狭隘了。

  南岸的民众着实有其劣根性,比如,申报记者方兴文(辛柏青饰)一开始给日军提供情报的“汉奸”行为,游走于英美日之间,外国记者更是评价他,“似乎这场战争跟你毫无关系”。

  还有打麻将的教授夫人(梁静饰),只关心自己在霞飞路的房子,还下意识地说出“日本和我有什么关系”。这类镜头很多,常常隐藏在一些细节当中,都是对南岸民众麻木、冷漠的人物刻画。

  影片中,谢晋元团长说:“我们这四百人让对岸的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那么,南岸民众当真是睡着了吗?抑或是他们根本是在装睡?我个人更偏向后者。

  当南岸民众得知国军全线败退的消息原本是十分沮丧的,但突然听到对岸传来的枪炮声,了解到四行仓库还有一支中国军队在坚守,他们表现得极为振奋。无数民众爬上屋顶向对岸眺望,有些胆大的民众甚至跑到苏州河南岸观望。

  面对日军的夜间偷袭,他们会提醒对岸;面对国军的为国捐躯,他们也会动容流泪;面对租界的募捐,他们还会慷慨解囊;面对军旗的冉冉升起,他们仍会行礼致敬。

  因此,南岸的民众并非完全睡着了,而是在装睡。一是他们拖家带口,没有抵抗的勇气。比如,一直在阳台关注战况的大学教授(侯勇饰),在目睹日军的野蛮行径后破口大骂畜生,并拿出猎枪向对岸射击,却从不敢踏出家门半步。

  二是他们手无寸铁,没有反抗的能力。比如,从南岸偷渡到北岸决心参军的学生,当真正走上战场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两名学生却慌不择路而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最终中弹身亡。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我们的民族积贫积弱,民众犹如一盘散沙,面对蛮敌入侵,只能各自为人,留下无能为力的哀叹。

  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南岸的民众不会想到,1941年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随后,上海租界也遭遇沦陷。

  想起鲁迅先生所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都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军民本是一家,全民抗战有前线亦有大后方,在合适的位置做合适的事情,只要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便是贡献。

  所以,面对北岸奋勇顽抗的国军,面对南岸主动支援的青年,最终民众还是卸下了事不关己看热闹的冷漠伪装,发出万众一心抵御外侮的热血呐喊,这才是我们中国人本该有的人性光辉和民族气节。

  正如导演管虎所言“很多品格,只不过都淹没在平常生活里了;很多东西,我们看起来在忘、在扔,但真正到了关键时刻,我相信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节是不会变的。”

  如果说,南北两岸的军民反映的是底层人物的形象,那么上层人物的形象在影片当中是无形的,创作者故意对国民政府、日军以及西方列强做了不同形式的模糊处理,或许因为这三者在某种意义上算是这部影片的反派。

  在以往的国内战争片当中,绝少不了将军和参谋在作战室对着沙盘或地图排兵布阵、运筹帷幄的镜头,可《八佰》却反其道而行之。

  影片开头作战命令只是由谢团长传达两句,战斗时的战术打法也提前制定了预案,连撤退命令也是通过特派员(黄晓明饰)传话,愣是不给蒋某人一个镜头,而这个国民政府的存在完全靠第三方的台词体现出来。

  时间线拉回到开头,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进入尾声,国军节节败退,战局急转直下,上级命令主力军全线西撤,独留一支孤军死守上海。因为九国公约的签字国将于11月初召开会议,蒋某人希望八十八师死守7天,以战士们的牺牲来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

  而地点选在四行仓库,就是因为其特殊地理位置能够让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友人以及英美殖民者清楚看到战斗过程。

  结果,国军的艰苦鏖战引发西方列强的不安,害怕战火波及租界,于是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并由租界方面出面,与日本军部反复磋商,让中国军队撤退。

  从做法上可以看出,国民政府的形象是无能的。他们把这“八百壮士”(实际为四百多人)视为一枚棋子,甚至是一枚“弃子”,去参与一场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在战术上毫无胜算的负隅顽抗。从特派员的台词中,可以看出一些上级的态度。

  “这些人的热情,改变不了战局”

  “我只想这场战争尽早结束,让老百姓少受点苦”

  前一句不相信民众的抗日决心,后一句打着为百姓的旗号而求和。这两句话恰恰反映了国民政府已经与人民意愿相背离,而国家生死的决定权在独裁者手上,而不是人民。看似保全大局,实则是为了自身利益。

  “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这是铁律,一个强大的国家和政府在危难之际有能力完成自救,而不是依赖他国。深知西方列强不会轻易援助,才自以为是把战场安排在租界旁,以租界的安危作绑架,促使西方列强出面制止日军侵略。

  但蒋某人的如意算盘没打响。在布鲁塞尔会议上,控制会议的英、美两国都商定,凡有损于对日关系的任何提议,他们闭口不提,从而注定此次会议将一无效果,最终国民政府的计划也宣告失败。

  作为国军直接对手的日军,其形象的正面描述极少,就连日军指挥官的出场也只有两三次,更多的是通过战斗过程和外界舆论的方式从侧面去体现残暴的侵略者形象。

  从开头将几个逃兵吊死向国军挑衅的残忍;到向媒体宣称三个小时攻下四行仓库时的狂妄;到不惜违反国际公约使用毒气弹时的蛮横;到狙击给国军运送电话线的平民时的卑劣;再到不管停战协议背后袭击桥上正在撤离的国军时的恶毒……

  种种恶行都在细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结尾部分,敌人都没有露面,只见子弹不停地从背后击中过桥的国军将士。从子弹轨迹可以反映双方空间的高低,很巧妙的表现出敌强我弱、敌暗我明的境地,表达了敌人的暴戾和战争的惨烈。

  对于西方列强的形象描述则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创作者给西方列强安排了一个军事观察家的身份,乘坐着观光飞艇漂浮在苏州河的上空,以更高的姿态、更全面的视角观摩着这场战斗。

  这种超现实感有利于塑造西方列强的自私形象。在这群观察家的眼中,日军的暴行,国军的抵抗,不过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大戏罢了。然而,无言便是最大的蔑视,旅顺如此,山东半岛如此,南京更是如此。

  西方列强允许中国难民进入租界是顾及在华利益,帮助国军撤离是担心战火波及租界,而要求进入租界的国军缴械则是害怕日方施压。

  军事观察和人道主义只是西方列强的虚伪说辞,他们无心帮助中国,更不想惹怒日军。害人终害己,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侵占列强在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时,他们才如梦初醒。

  坐在荧幕前当看客的我们,细看着枪林弹雨下的众生相,那些欢声笑语,那些厮杀呐喊,皆是渺小又悲怆。

  影片最后,运用了一组对比的空镜头,将当时四行仓库周围的破败与当下四行仓库周边的繁华相比较,让观众意识到,如今这太平盛世,均为先烈所换。

  有的人对影片撤离那段令人泪目的戏份戛然而止感到仓促,相信了解管虎导演的观众都知道他喜欢运用这种反高潮手段,比如《老炮儿》的结尾。其目的就是引发观众的联想,从而让观众主动去了解这段历史。

  诚然,《八佰》并不完美,但我仍然觉得它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电影,不仅歌颂了抗日先烈的英雄事迹,而且把人性的复杂和战争的残酷较为真实的反映出来,从而引导观众去了解历史,反思战争,认识自我。

  爱国从来都不是仅凭一腔热血,还要有坚定信仰指引。四行仓库保卫战表现出的舍己为国仍然是中国人的信仰基石。对信仰的追求不是成于一朝一夕,而需水滴石穿的修炼。

  当前社会价值多元化,被物质异化了的社会,以及被社会构建了的价值观,让一些民众在浮躁焦虑中困惑,或愤世嫉俗,或悲天怜悯。

  我们需要在历史追问中寻找到_迷茫的路径,更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拥有坚定的信仰,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作为立身之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人民应有的价值取向。

  以上,是我此次观影的所有感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