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心得体会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

发布时间:2020-07-20 11:43:46   浏览量:

 1 1 、简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初期,与反马克思主义进行的三次论战?

 答:五四运动前后,改造社会的呼声在进步知识分子中迅速高涨,各种社团和期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社会思潮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形成中外学说争艳、古今百家争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激烈的较量。大的斗争有三次:

 第一次是“问题与主义”之争。核心——信仰:资产阶级右翼代表人胡适宣扬改革主义和实用主义;李大钊认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手段必须是革命。实质上是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社会革命的争论。

 第二次是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核心——道路:双方就中国采取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资本主义道路展开论战,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问题。

 第三次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核心——政权组织:争论焦点在于要不要采取无产阶级专政,解决了中国革命采取何种形式的问题。

 通过三次论战,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树立了自己的优势,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一批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大大提高,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确定了指导思想。

 2 2 、 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简述其基本经验?

 答:第一,在军队建立政治工作,是区别革命军队和军阀军队的显著标志。

 第二,引导官兵确立革命观念,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

 第三,把宣传群众和组织群众,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把争取教育敌军,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第五,把以革命精神维持纪律,作为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

 第六,政工人员要确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对官兵起表率作用。

 3 3 、试论述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及基本经验

 一、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广泛、生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是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改造运动,也是打破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整风运动是全党范围的,在陕甘宁边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及党在重庆、西安等地的八路军办事处,都进行了整风学习,但这一运动从延安开始在延安结束,而又以延安的整风运动最为典型,故称之为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是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

 二、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式,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

  三、基本经验:

 . 1.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党的思想路线。进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延安整风运动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马列主义普遍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作为整风学习的指导思想和中心内容,作为整风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当时党内存在着学风不正、作风不正、文风不正等问题,因此整风运动的基本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如何克服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同样贯穿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指导思想。毛泽东首次使用“实事求是”概念是在 1938 年 10 月中央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向全党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任务。

 . 2. 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整风运动从解决党内路线问题的认识开始,教育训练了党内经过长期斗争保留下来的一批老干部和抗战爆发后入党的大批新党员,最后达到全党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组织上的空前团结,这是整风学习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上的结果。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共产党的党性就是无产者的阶级性、本质和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党风则是实践活动的范畴,其实质是党性问题。党性决定党风,党风反映党性。端正党风的关键在于增强党员的党性,整顿党风必须全面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使党员干部端正了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大大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加强了党内、外的团结,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调动了积

 极性,面貌焕然一新。

 . 3. 贯彻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

 “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延安整风运动找到了解决党内矛盾的马克思主义方针,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这充分表明共产党人对待自身缺点错误的严肃性,不护短,不姑息;处理问题持科学态度,不鲁莽,不草率;最终目的是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执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是从党内斗争的实际状况出发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可以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团结—批评—团结。

 . 4. 运用唯物辩证的原则方法

  延安整风运动从高级领导干部整风和学习路线问题入手,经过提高全党同志的思想水平,又转到党的高级干部的路线学习上来。显然,没有第一个高级干部的路线学习以分清是非,全党的普遍提高就没有坚强的领导;而没有全党思想水平的提高,第二个高级干部的路线学习就不可能在更坚实的基础上总结提高。延安整风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教育原则,还创造了把现实问题和党的历史问题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总结经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阶段,从抗战现实出发,经过研究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路线问题,再来解决抗战中的路线问题;而研究历史问题,又把总结党的历史问题和各个地区历史问题相结合,首先集中讨论党的全部历史,然后召开各地区的党史座谈会,最后才来下结论,使党员干部能联系自己的切身实践,认真分析党的路线,总结经验教

 训,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4 4 、 怎样理解长征精神?为什么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被誉为“ 红军的生命线 ” ?

 答:(1)长征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这一伟大革命实践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锤造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转战过程中,红军长期处于无根据地外线作战的困境,不仅基本后勤保障难以维持,而且几乎天天遭受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就是在这种极度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粉碎了敌人的战略企图,实现了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正是这种长征精神。

 其基本内涵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忘我牺牲精神;敢于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求实创新精神。

 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一场长征,我们要汲取长征精神,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原因:

 “生命线”是对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和科学概括,在长征过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出了“生命线”的作用。在长征初期,针对红军接连

 的失败而引起的低落情绪,党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思想工作来鼓舞士气、增强信心,为长征的进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转移途中犯了逃跑主义的错误,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遇到了重重困难。遵义会议后,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心得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此后,红军各部队迅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在长征途中历尽艰难万险,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5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考验,开展了哪些卓有成效的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党内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阶级教育、政策教育、纪律教育、理论教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克服自身弱点,统一全党思想,保持行动一致,赢得革命胜利,迎接执政考验。

 “ 三查三整 ” 的整党运动

 1947 年 10 月至 1949 年春,结合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内开展了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和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简称“三查三整”)为内容的整党运动,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党内不纯和官僚主义问题,实质上是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教育运动。

 (1)整党运动的背景原因 第一,保证土地改革运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问题。

 第三,克服作风不纯和官僚主义。

 (2)“三查三整”的方法步骤

  这次整党是结合土地改革运动进行的,整顿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主要任务是克服地主富农思想与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党内阶级观点、阶级路线的模糊和官僚主义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在组织上把那些坚持剥削阶级立场的地主富农分子、流氓投机分子清除出党。整党的方针与方法是邀请党外群众列席党的会议,充分发扬民主,最重要的“是在党内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 ,说服教育,治病救人。具体的步骤是:“一是由上而下思想打通,组织整顿,纪律制裁,目的是去掉障碍,去掉障碍才能彻底实现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之后,由下而上地整上来,这是巩固党,扩大成果,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把党的经常制度、正确作风建立起来,使党的面貌焕然一新。” 政策、纪律和理论教育

 在解放战争特别是在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阶段以后,增强政策和策略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克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做到全党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成为最终赢得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的关键。

 (1)增强政策和策略观念。解放战争期间,党中央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以及各方面具体的方针政策。毛泽东等领导人和党的各级组织和宣传部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策略,教育党员和干部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2)克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为了克服无纪律和无政府状态,党中央着重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加强党的建设。首先,进行政治理论教育,解决思

 想认识问题。其次,建立请示报告制度,保证党的集中统一。再次,健全党委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3)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武装全党。1949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分析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毛泽东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而言,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

 第一,从思想理论上武装全党,对全体党员进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教育。

 第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服务,并规定了人民内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1 1 、 论述《古田会议决议》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古田会议决议》是建党、建军的伟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系统总结了党成立以来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除了系统分析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外,对克服和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方法也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正确路线教育、创办报刊、撰写书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讲授方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纲领性文献,从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础。其意义在于:

 第一,创造性地解决了农村游击环境中怎样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特别是“从思想上建党”的提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举和毛泽东党建思想的一大特色。决议对党的组织工作、宣传工作,学习、政治训练等问题,提出了正确的要求,规定了一系列制度,使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第二,红四军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得到清算,井冈山斗争以来的历史经验得到系统的总结,为红军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决议的学习和贯彻,广大指战员的思想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统一了,也提高了红四军中党员和干部的政治水平,加强了党内、军内和军民之间的团结,部队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2 2 、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警惕和防止资产阶级思想和作风的侵蚀,毛泽东提出了 “ 两个务必 ”。

 ,论述两个务必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答: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

 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两个务必”思想的历史意义:

 “两个务必”思想的提出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针对党内外面临的考验所作出的正面回答,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内容 。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西柏坡精神蕴含的其它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在当时是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保证,对革命的胜利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是党实事求是,立国兴邦的思想基础,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两个务必”思想在关键的转折期为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49 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建立国家到治理国家的历史性转变。革命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之后要怎么办、党内的同志们又能否经受住胜利的考验、能否执政为民、还政于民,中国共产党用“两个务必”思想对此做出了正面的回答。

  (2)“两个务必”思想的当代价值: “两个务必”思想能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党风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迎接国内外各种挑战的重要思想武器;是拒腐防变,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能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作风建设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一直都是我们党坚持的基本问题。从党的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两个务必”思想对共产主义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并且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被不断的赋予更多的时代特色,面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只有牢记“两个务必”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群众路线,在面对胜利时戒骄戒躁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更好地实现十九大的宏伟目标。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两个务必”思想正是对“为人民服务”的最好诠释和体现。我们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道路上,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走群众路线,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为人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存环境。“两个务必”思想就是要时刻告诫党内的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与人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动摇,只有突出人民的地位,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我们多年的执政经验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发展时期,艰苦奋斗的作风都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而这个法宝一旦丢失,就会产生重大的损失,就会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变为空谈。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艰苦奋斗、谦虚谨慎不仅是我们党

 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十九大指出我国的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矛盾性质是没有变的,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的精神。

  .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呈现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理论特色,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新的伟大思想,明确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们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情况下,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分两个阶段进行安排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标志着我们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出现重大变化。无论是从理论上厘清这种变化,还是从实践上探索适应这种变化的政策架构与应对之策,都面临异常艰巨的任务。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种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工作方针和政府政策的变化,意味着发展战略与发展重点的变化。

 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五位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四

 个全面”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引领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基本要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布局。

 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的目的,就是调整生产关系,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障碍。我国改革走过近 40 年的历程,已经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去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亟待改进的地方日益凸显,必须通过改革不断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依法治国”贯穿其中。2012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 30 周年大会上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用法律把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固定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得更加完善。

  六 、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军队是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回应军队建设这个重大课题。确立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有助于坚定不移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有助于形成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七 、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深入思考人类历史命运的基础上,鲜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新时代,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也是积极为人类发展进步而奋斗的政党。为了人类命运更加光明美好,我们强调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提倡以对话方式解决争端、以协商方式化解分歧。我们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社会朝着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和平的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

 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中国共产党是紧密联系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这既是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不渝坚持的根本原则。新时代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确保党领导一切。

 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理论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