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心得体会网欢迎您
栏目导航

党员必看八部影片

发布时间:2020-07-13 11:39:47   浏览量:

 党员必看八部影片

 《焦裕禄》 故事简介:

 1962 年冬,焦裕禄被派往灾荒严重的河南省兰考县任县委第二书记,眼见街上成群结队的乞丐,纷纷逃亡外地的饥民,他心情十分沉重,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 焦裕禄立即深入基层, 访贫问苦, 调查研究, 制订出治理肆虐兰考百年之久的风沙、 水涝、 盐碱三害的方案。

 这时, 上级调来的救灾物资运到兰考, 负责发放工作的县委副书记、 县长吴荣先却坐视不管。

 焦裕禄主动率领县委干部去火车站卸货、 发货, 招致吴荣先的不满。

 不久, 地委赵专员亲赴兰考,宣布调整县委领导班子, 任命焦裕禄为县委书记。

 焦裕禄不顾肝脏经常胀痛, 在治理“三害”第一线坚持工作, 领导兰考人民战天斗地, 深得群众拥戴。

 不久, 县园艺场老场长由于过度操劳, 活活累死, 使焦裕禄受到极大震动。

 为改变基层干部长期缺油少粮的状况, 焦裕禄决定为 他们增加口 粮配给。

 不料有人在吴荣先的指使下借题发挥, 向地委告状。

 赵专员率调查组赴兰考了解实情。

 数百群众堵住会议室大门,为焦书记鸣冤叫屈, 使吴荣先不可告人的目 的化为泡影。

 不久, 兰考又遇特大水灾。

 焦裕禄强忍肝痛, 始终坚持在抗灾第一线。

 终因肝病剧烈发作,被送进医院,诊断为“肝癌后期,皮下扩散”。

 1 9 6 4 年5 月 1 4 日 晨, 焦裕禄与世长辞。

 近十万群众自愿赶来, 组成一支浩荡的送葬队伍, 将焦裕禄的骨灰送回兰考。

 《生死牛玉儒》

 故事简介:

 影片根据牛玉儒生前的真实事迹拍摄。

 满怀抱负向两会代表做报告时, 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被查出身患结肠癌。

 一面是承诺和宣言, 一面是癌症和死神, 落入两 难境地的牛玉儒被推上了生死考验的关口。

 然而, 一心揣着呼市百姓的牛玉儒却身体力行地做到了“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

 在北京做完癌症手术后, 他不顾生命垂危, 四次要求回呼市工作, 三次回到了他所热爱的城市和百姓中, 兑现了他最后的承诺。

 身患绝症的牛玉儒不顾妻子和医生的劝阻, 返回工作岗位。

 他心系百姓, 忘我工作, 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影片用深情朴实的笔墨刻画了继焦裕禄、 孔繁森、 郑培民之后的又一位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牛玉儒的形象。

 集中描写了牛玉儒生命中最后的 100 天里, 在与癌症和死神的搏斗中实现对人民的承诺和宣言, 同时也表现了他与妻子、 亲人、 朋友以及自我之间经历的生死诀别。

 《杨善洲》 故事简介:

 讲述了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

 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 40 年, 两袖清风, 清廉履职, 忘我工作, 一心为民, 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 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 扎根大亮山, 义务植树造林, 一干就是 22 年, 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价值数亿元的“绿色银行”。

 开山垦荒的日 子是艰苦的, 艰苦环境下的快乐更加珍贵。

 杨善洲看着漫山遍野的树苗心生欢喜, 可毒草飞机草却几乎毁掉他们的期待。

 尽管杨善洲不眠不休找到解决办法, 依然蒙受上山后第一次

 巨大损失。

 为弥补损失, 杨善洲决定种植经济果木, 不想却图便宜买了劣质果苗, 林场职工两年的劳动化为泡影, 杨善洲深刻的自我检讨, 为早日 还上贷款, 从那天起,他开始走上街市, 在路人异样的目 光下捡果核育苗, 在他的带动下, 原先怕丢面子的林场职工们都能坦然的上街捡果核。

 贾祥定期上山送报纸, 发现杨善洲人在山上, 可心里却牵挂着关注着山下的一切。

 在山上种树的日 子单调而艰苦,有些人走了, 更多人还是留了下来。

 周波从一个懵懂少年渐渐成长, 巡山时抓住几个烤红薯的孩子, 杨善洲得知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是民办老师流失, 设计将相关部门干部共同邀约上山, 解决问题。

 此举却将二女儿彻底激怒。

 二女儿是偏远山寨的老师, 从结婚到生子, 一直为两地分居烦忧, 父亲解决了七十个民办老师的指标却不肯为自己打一个电话, 二女儿与父亲之间越发不可调和。

 牛长平升任省领导, 上山看望杨善洲, 发现林场环境与杨善洲给他描述的完全不同, 牛长平决定, 给林场建房修路。

 新房建成, 路也修好, 山上种满了树, 时间过去了十七年, 这期间杨善洲老母亲去世, 外孙阿昌考上大学, 二女儿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取了理想的学校,也终于理解了父亲对她寄予的期望和爱。

 周波女友家提出要周波下山才肯结婚, 杨善洲做出决定, 送周波和另一个患有风湿的场工下山, 并祝愿他们生活幸福。

 周波携新婚妻子上山, 杨善洲放心了, 这个十八岁就上山的少年已经有责任有担当。

 杨善洲将林场交接给周波, 放心地下山, 这一去, 他再没能回到他付出全部心血的大亮山。

 2010 年, 云南遭遇百年大旱, 青

 翠的大亮山护佑下的保山人未受大旱影响, 青山是杨善洲生命的真实写照, 流水则讲述着一个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的赤诚。

 《第一书记》 故事简介:

 根据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优秀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

 沈浩生于 1964 年 5 月 , 安徽萧县人,毕业于安徽省铜陵学院。

 1986 年 7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在省财政厅参加工作。

 2004 年 2 月 , 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 作为 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 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 村委会主任等职务。

 沈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

 处处为村里谋规划、 办实事, 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 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先后为村里修了公路、 为散居的二十六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并在村里成立了大包干纪念馆。

 2006 年底, 沈浩在小岗村任职三年届满, 村民强烈要求把沈浩留下来, 二十多年前集体按下手印的故事再次在小岗村发生。

 村民集体派了十个代表, 按下手印到安徽省组织部、 财政厅要求沈浩留在小岗村, 再带领他们干三年。

 在小岗村任职近 6 年来, 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 干事创业, 勤奋务实, 勇于创新, 无私奉献, 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

 2009 年 11 月 6 日 , 江河含悲、 小岗村动容。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在小岗村临时租住的房子内去世, 年仅 46 岁。

 《吴仁宝》 故事简介:

 故事从上世纪 60 年代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揭开序幕。

 在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 华西村人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致富道路。

 从开始的“15 年规划”平整田地, 到下狠心购买大磨盘, 再到“顶风”开办小五金工厂,以及后来的分田到户、 农副产业两手抓等等, 时代的节点为华西人带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 他们凭着自己的劳动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党员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端, 最终走出了这条华西道路。

 《永远是春天》 故事简介:《永远是春天》 剧情取材于王乐义从一个癌症病人成为 蔬菜种植领域领军人物的丰富而传奇的人生经历。

 1970 年代末山东某地的三元村, 穷得亲兄弟之间为一缸水都能动起手。

 生产队长王永乐患直肠癌刚刚在省城济南做完手术, 就被迫切希望脱贫致富的三元村人一致选为新一任村支部书记。

 公社梁书记的支持,八百三元村人的信赖和厚望,让好心肠的王永乐说服白发娘亲和结发妻子, 拖着“半条命”迎难而上。

 为早日 带领三元村脱贫致富, 摘掉全公社集体经济倒数第一的“帽子” ,王永乐和生产队长徐大福一起,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扩大耕种面积、 改良土壤结构, 试图走种植果树的路子, 改变三元村长期贫困

 的面貌。

 身为村支部书记, 王永乐时刻想着群众, 将公社梁书记特意解决的进城招工指标暗中让出,害得大女儿小月 出现意外不治身亡。

 春去秋来, 冬逝春归, 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 王永乐发展果木种植路子悄悄改变着三元村的面貌, 但离真正脱贫致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此时, 妹夫大明从东北带回来一箱鲜嫩的黄瓜, 擦亮了王永乐思想的火花。

 王永乐当即带领徐大富和全村最有文化的 年轻人李家林, 踏上去往东北的 火车。在冰天雪地的东北, 王永乐凭借“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的信念和搭上命为群众干事的精神, 最终感动采用大棚技术种植反季节黄瓜的山东老乡孙师傅。

 王永乐带着学成归来的欣喜回到山东三元村, 群众却在高投入的风险面前不买王永乐的帐。

 群众退却了, 党员上, 全村十六个党员冒着风险, 砍掉眼看就要收获的玉米筹建大棚。

 从东北学来的技术, 加上王永乐的科学方法, 经历降雨降温的考验, 连续奋战三个月 后的三元村党员尝到了 丰收的喜悦。

 党员带头富起来了, 看到实实在在利益的三元村群众围拢到村党支部周围, 在王永乐的带领下, 全部走上种植大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三元村富了, 荣誉接踵而来, 王永乐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共产党员风范, 向天山南北延安老区无私传授技术, 瞄准国际无公害蔬菜种植尖端领域, 带领三元村勇闯市场经济大潮,以不断创新矢志为民的朴素

 精神, 丰富着北方冬季的餐桌。时光荏苒,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走在一手创办的园艺式大棚下, 年过花甲的王永乐精神矍铄风采依然。

 《郭明义》 故事简介:

 鞍钢一个普通养路工郭明义, 从部队到地方, 从工厂到家庭, 十六年来只图奉献, 不求索取, 让人从不理解到理解, 由观望到积极参与, 以实际行动学雷锋做雷锋的故事。

 剧中以郭明义捐款助学、 帮助孤寡老人、 五十六张 “精神存折”、 爱岗敬业的养路工、 快乐的宣传干事、 口齿伶俐的英文翻译、 恬淡的家庭等一系列故事为主线, 表现了郭明义的平凡生活、 崇高境界, 是当今一个真实的活在我们身边的新世纪的雷锋。

 《雷锋》 故事简介:

 本片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

 雷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运输班长, 优秀共产党员。

 星期天, 雷锋和班里的战士王大力、 吴奎到公园散步,遇到学生们在李老师带领下跳集体舞。

 雷锋在李老师和学生们的邀请下给同学们讲了自己童年的故事。

 雷锋的家乡在湖南农村, 解放前他的爸爸被日 本鬼子打死了, 12 岁的哥哥做工累死了, 小弟弟在妈妈的怀里饿死了, 妈妈因交不起租被地主家的少爷逼得上吊死了, 全家只剩下雷锋一人。

 同学们被雷锋一家人的悲惨遭遇所感动, 同时受到深刻的教育。

 又是一个星期天, 雷锋因感冒到卫生连去看病, 路上经过一个工地, 工地广

 播说是砖供应不上了, 雷锋连忙参加了工地的运砖行列。

 广播站的记者采访他时,他不肯讲出自己的名字。他参加义务劳动的事迹, 在工地广播出去的时候, 整个工地的工人都受到极大鼓舞, 劳动热情顿时高涨起来。

 在雷锋回连队的路上, 下起大雨, 雨中他听到远处传来孩子的哭声,只见一个老大娘一手拿着包袱, 一手拉着个孩子。

 原来大娘要去 20 里以外的朱家屯看闺女, 天黑又没车, 十分着急。雷锋不由分说, 抱起孩子一直把大娘送到朱家屯, 大娘回到家, 刚要转身说谢谢, 雷锋早已不见踪影。

 雷锋回到连队已经很晚了, 但指导员和战士们都没睡。

 原来工地的老大爷在雷锋衣袋中发现了王大力的信, 以为参加义务劳动的是王大力, 然后工地代表敲锣打鼓地来到连队感谢王大力, 使王大力十分尴尬。

 后来雷锋向指导员和王大力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才使这场误会得到化解, 战士们也为雷锋带病参加义务劳动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所感动。

 东北辽阳地区发生水灾, 雷锋在给灾区运送救援物资时, 把平时自己节省下来的 100 元钱捐给了灾区。

 王大力在回辽阳老家探亲时, 母亲说她每月都收到大力给寄的钱。

 他这才发现雷锋每月 省吃俭用是在给自己家中寄钱, 非常感动。

 大力立即决定赶回连队参加救灾工作, 在返回连队的途中, 见到报纸上报道了雷锋因公牺牲的消息, 十分悲痛, 热泪夺眶而出。

 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1963 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1961 年 5 月 3 日 , 周恩来总理一行来到伯延镇时, 新中国正面临旱灾和饥荒,伯延沿路的枯树便是无声的证明。

 然而,从公社主任到老乡们, 没有人愿意告诉总理饥饿的实情, 大家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给国家添麻烦。

 一次座谈会, 社员黑压压挤了一大屋。

 开始大家不敢说话,周恩来笑着指指身后墙上的画像( 当时普遍张贴七位中央常委的画像):

 我叫周恩来, 就是墙上的那个人。

 你们看像不像? 这次我来是想听大家的心里话, 有话只管说, 说错了也不要紧。

 蹲在总理身边闷头吸烟的村民张二廷在总理问到他时, 头一个跳起身“放炮” :

 要说食堂好, 全是假话。

 食堂吃不饱。

 还愣冲冲来了一句:

 你要是糊弄我们, 总理, 再过两三年, 你也会饿死的。

 周恩来闻言猛然一震, 沉凝片刻, 眼里噙满泪水:

 还是我这个总理没当好, 我先道歉, 对不起大家。四天四夜里, 周总理走访了几十户农民家庭, 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走访调研考察中, 了解了真实情况, 伯延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的人民公社。

Top